金属注射成形(MIM)需要关注哪些元素?
2025-04-17
一、MIM基本概念
MIM即金属注射成型(Metal Injection Molding),是一种先进的制造工艺,结合了塑料注射成型和粉末冶金的特点。它通过将金属粉末与有机粘结剂混合,形成可以注射成型的喂料,然后利用注射成型机将喂料注入精密模具中,形成所需形状的生坯。生坯经过脱脂和烧结过程,最终形成致密的金属零件。

二、MIM流程工艺
MIM = 粉末冶金 + 注塑成型,MIM是典型的学科跨界产物,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加工工艺(粉末冶金和塑料注塑成型)融为一体,使得工程师能够摆脱传统束缚,以塑料注塑成型的方式获得低价、异型的不锈钢、镍、铁、铜、钛和其它金属零件,从而拥有比很多其它生产工艺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。

三、MIM工艺的特点
复杂形状制造:能够生产形状复杂、壁薄、内部空腔等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零件。
高精度和一致性:成型精度高,尺寸公差小,零件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好。
材料利用率高:减少了材料浪费,提高了材料利用率。
材料选择广泛:适用于各种金属和合金,包括不锈钢、铁基合金、铜基合金、钛合金等。
生产效率高:适合大批量生产,生产效率较高,成本相对较低。
四、MIM的优势
MIM 结合了粉末冶金与塑料注塑成形两大技术的优点,突破了传统金属粉末模压成形工艺在产品形状上的限制,同时利用了塑料注塑成形技术能大批量、高效率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的特点,成为现代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一项近净成形技术,具有常规粉末冶金、机加工和精密铸造等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。

五、碳、硫、氧、氮、氢等元素对材料的影响
碳(C)
碳是许多金属材料中的关键元素,尤其是在磁性材料和模具钢中。碳含量的微小变化可以显著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。在MIM过程中,碳含量的控制至关重要,因为它可以影响材料的烧结工艺、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。例如,残余碳的存在有助于致密化过程,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过程并提高最终硬度。在硬质合金系统中,精确控制碳含量是避免渗碳或产生脆性相的关键。在不锈钢、磁体或钛合金中,应将碳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,因为碳污染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机械性能和致密化率的负面改变
硫(S)
硫在钢中会引起热脆性,降低其力学性能,并对金属的耐磨性、塑性、可焊接性等产生不利影响。硫含量的控制是现代冶炼工艺追求的目标之一,生产低硫钢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
氧(O)
氧含量对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大。氧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金属的抗冲击值大大降低、抗疲劳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降低。因此,在MIM过程中控制氧含量是非常重要的,以防止材料的氧化和锈蚀
氮(N)
强度和韧性:氮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,但过量的氮会降低塑性和韧性,增加冷脆性和热脆性。
焊接性能:氮含量过高会降低金属的焊接性能。
氢(H)
氢在金属材料中通常被视为有害元素,因为它可能导致氢脆和白点等缺陷。在MIM过程中,控制氢含量对于防止这些缺陷的形成至关重要。
声 明:文章内容来源于元素分析与应用。仅作分享,不代表本号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删除,谢谢